第二十一讲 袁环《中国戏曲音乐形态分析方法》
6月28日上午,中国音乐学院袁环教授开展《中国戏曲音乐形态分析方法》课程讲授。
课程从曲牌体戏曲音乐分析方法、板腔体戏曲音乐分析方法、地方戏曲声腔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阐释。在曲牌体戏曲音乐分析方法中,袁环以“词七曲三” 为核心,剖析唱词字数、句幅等格律要素及音乐板数、腔体特征;对于板腔体戏曲音乐分析方法,袁老师以“三要素、十要点” 的分析框架,从结构程式的板位、板数到曲调程式的落音、专用腔,再到伴奏程式的乐器定弦等深入阐释;在地方戏曲声腔分析中,遵循 “同源共祖,变不离宗”原则,通过四层辨析与腔式、落音等多维度比较展开。本次授课为徽剧音乐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,学员反响热烈。
第二十二讲 徐志远《戏曲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》
下午,著名黄梅戏作曲家、安徽国乐研究院院长徐志远以《戏曲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》为题开展教学。
他系统梳理中国戏曲音乐声腔,重点剖析徽剧的拨子、吹腔、皮黄、高腔、青阳腔等声腔体系,深入讲解其独特的音乐特色与艺术魅力。授课中,徐志远与学员围绕安徽戏曲音乐创作的创新路径、传统声腔的现代化表达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,为安徽地方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。
(特约通讯员:戴雪、陈熙 初审:张祖顺 编辑:叶晓涵 审定:李伟)